CNN报道
(CNN)恐龙时代结束于6600万年前,当时一颗城市大小的小行星撞击了现在墨西哥海岸附近的浅海。
但是,地球上75%的物种在大灾难发生后的几年中究竟是如何大灭绝的,目前还不清楚。
先前的研究表明,在撞击期间释放的硫,留下了112英里宽(180公里宽)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以及野火产生的烟尘引发了全球冬季,气温骤降。
然而,周一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撞击后被抛入地球大气层的岩石粉末状粉尘可能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这些灰尘阻挡了阳光,以至于植物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这是一个对生命至关重要的生物过程。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行星科学家、比利时皇家天文台的博士后研究员杰姆·伯克·塞内尔说:“撞击造成(生命)严重挑战后,光合作用停止了近两年。”“它破坏了食物网,造成了物种灭绝的连锁反应。”
意想不到的杀伤机制
为了达到他们的发现,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新的计算机模型来模拟小行星撞击后的全球气候。该模型基于当时公布的地球气候信息,以及从北达科他州塔尼斯化石遗址采集的沉积物样本的新数据,这些样本记录了大罢工后20年的时间。
塔尼斯化石遗址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记录,它可能是我们星球上生命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在现场发现的鱼化石表明,这颗小行星在春天撞击了墨西哥Yucatán半岛。在那里发现的其他化石以前所未有的细节展示了灾难性的一天是如何展开的。
新研究分析的现场样本中含有硅酸盐尘埃颗粒,这些颗粒在返回地球之前以羽状喷射物的形式被推入大气。
研究小组确定,在小行星撞击地球后,这些细小的尘埃可能在大气中存留了长达15年。研究人员认为,全球气候可能已经下降了15摄氏度。
他们的研究标志着首次对这些尘埃颗粒进行详细研究。
Senel说:“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主要的致死机制是希克苏鲁伯撞击后的极端寒冷,但当然,撞击后光合作用的停止本身就是一种机制。”
Senel补充说:“在撞击后的几周或几个月内,地球经历了全球光合作用的停止,这一过程持续了近两年,在此期间光合作用完全消失了。”“两年后,它开始恢复。在三到四年内,它会完全恢复。”
围绕大灭绝的谜团
Senel说,该模型揭示了光合作用的停止——植物利用阳光、水和二氧化碳产生能量和氧气的过程——与排放到大气中阻挡阳光的细尘直接相关。
古生物学家Alfio Alessandro Chiarenza说,这项研究帮助解开了围绕大灭绝事件的一些谜团。
西班牙维戈大学博士后Chiarenza说:“这篇论文的主要结论是,它对撞击地点喷射出的细尘成分的组成、性质和持续时间提供了更精确的限制,这些细尘成分导致了撞击冬季期间全球的黑暗。”他没有参与这项研究。
Chiarenza补充说:“这一新信息使我们能够更严格地调查过程和持续时间,揭示太阳辐射阻塞背后的机制,导致光合作用停止,温度显著下降到可居住条件以下,例如非鸟类恐龙。”
The-CNN-Wire?&?2023有线新闻网,Inc.,华纳兄弟发现公司。版权所有。
这是水淼·Destoon文章发布王的试用版本发布的文章,故有此标记(2023-12-04 02: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