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一号墓中发现的钩纹皮蠹、小到不足1毫米的昆虫、清皇宫御用的皮草(俗称)……拥有着全亚洲最大的动物标本收藏量的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保藏着970余万号静谧的国宝。
在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中参观,总会忍不住发出一声声惊叹,因为,哪怕是一只小小的虫子,都能颠覆你的认知。在采访中,我们得知,麻雀从过去的“四害”之一,变成受到国家保护的“三有”保护动物,离不开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危害千年的蝗虫,竟然是受到单个化合物的吸引才能集群起飞的。
在现代科学家眼里,这些动物标本,本就是“活”的。让动物保留它原有的生命活态,背后是科研工作者付出的艰辛努力。
麻雀标本
北方标本保存三大关键:防虫、防尘、避光
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
“当时,很多西方发达国家的传教士到中国来传教,同时他们也四处搜集生物标本,包括动植物、化石等,这些生物标本大多数被运回他们的国家,也有一些留在中国。”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执行主任陈军介绍,1868年,法国传教士兼博物学家韩伯禄在上海建立了徐家汇博物馆,从建馆时间来说,这是我国第一个真正的自然历史博物馆。
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目前收藏的970余万号动物标本,大部分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采集的。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在国内外科研人员的深度交流与合作下,动物标本的馆藏量和收藏范围也得到了进一步丰富。
陈军提到,对于动物标本的保存来说,在北方地区主要有三种较为重要的危险因素,即虫害、光照和沙尘,因而从保存环境的密封性等方面提出很高的要求。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白明向记者展示了20世纪的木制动物标本保存柜,“柜子的做工很好,但密封性及空间利用率相对来说差一点。”
各个类群的标本,制作方式不一样,保存方式也有所区别。以昆虫为例,它的体色形成包括化学色和物理色。物理色往往可以长期保持颜色,若是化学色,意味着它生前的颜色再亮丽,在死亡后,颜色会伴随化学色素的分解而逐渐褪色。对于化学色的昆虫,通常通过冷冻干燥或高温干燥的方式来处理减缓褪色过程。目前,如何让化学色保持得更持久,仍是制作昆虫标本较难攻克的地方。
阿波罗绢蝶标本
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秘书张莉莉告诉记者,鸟类标本分为姿态标本和假剥制标本,前者尽量将标本还原成活灵活现的样子,展示鸟类生活时的瞬间状态,这在自然博物馆的展厅很常见。后者的标本看似很丰满,但内脏、骨骼、肌肉等已经被清除,代之以填充物。在供科学研究使用的鸟类标本中,后者占多数。
为什么要做成假剥制标本?“在野外的环境下,需要尽快给标本做防腐处理,否则很容易腐烂生虫。假剥制标本的翅膀也都是紧紧收在一起,也是为了运输、存放方便。”张莉莉提到,制作成假剥制标本并不会影响科研人员的研究,因为研究鸟类标本,更多在关注它的形态、颜色、长度,以及鸟嘴等部位的特征。
张莉莉说,如果能把霉、虫蛀、尘等威胁因素控制好,这些动物标本可以永久保存。“标本保藏很重要,标本一旦坏了,前辈们的心血就全白费了。”
朱鹮标本
科学家的研究“改写”麻雀命运
走进鸟类标本分馆,在显眼位置摆放的,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麻雀的标本。在标本旁,陈列着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鸟类学家郑作新先生的雕像。正是因为郑作新等科学家的努力,使得麻雀被摘除了“‘四害’之一”的标签。
郑作新雕像
1955年,我国将麻雀和老鼠、苍蝇、蚊子一同列为“四害”,认为麻雀会吃农作物,造成粮食损失。郑作新先生为了查清问题,和同事在河北、北京等地采集了八百余只麻雀标本。经对麻雀标本消化道进行解剖研究后,郑作新等人确认:麻雀在繁殖季节嗜食昆虫,在秋收季节时在农作物区构成危害,而在林区、城市和其他季节,不造成危害。
“研究证明,麻雀虽然在食物非常缺乏的时候吃农作物,但大部分时间它是吃昆虫的,尤其在农业害虫繁殖的季节,它会大量捕食农业害虫。”张莉莉说,后来有数据表明,在大量捕杀麻雀的时候,农业生产产量不但没有上升,反而是下降的,正是因为它捕食害虫的作用被忽视了,造成了生态失衡。
郑作新的事迹也被写进1988年的《思想品德》课本:“他认为探索真理、坚持真理和宣传真理是一个科学家的神圣责任。”
蝗虫标本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中国科学家对世界公认的“毁灭性害虫”蝗虫的研究,也有了新的突破性进展。由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康乐院士团队完成的研究,找到了蝗虫为何容易聚群成灾的秘密。研究显示,少量群居型蝗虫聚集,就会释放出一种名为4VA(4-乙烯基苯甲醚)的独特化合物,并在野外吸引和聚集更多蝗虫。
揭示蝗虫群居的奥秘,有助于制定绿色和可持续的防控对策,未来有望利用掌握的信息素技术诱杀蝗虫或阻止蝗虫聚集。
【记者】刘长欣段江含
【摄影】段江含
【作者】刘长欣;段江含
科技能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