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重大发现,观音腹部发现了一个暗格!”
此话一出,顿时这座千手观音佛像周围围满了人。
这一幕就发生在重庆市宝顶山,因为受到地震的影响导致这座长7.7米,宽12.5米的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坏。

其雕像建于南宋年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那么800年后的今天,佛像突然出现“暗格”。
那么“暗格”背后究竟藏了什么样的秘密?是人为制造?还是另有隐情?
01
雄伟的观音像
这座佛像在我国的大佛像中也是能排上名号的,因为它代表了中国石刻文化,且成为了具有代表性的一座雕像。
其制作工艺可谓是极好,千手观音我们都在舞台上见过,可如果你如果重庆市宝顶山上看过这座千手观音像,你一定会惊叹于它的工艺。
很多人会觉得千手观音的‘千’字是一个虚词,只是为了表现出来多,可是在舞台上是“虚词”,但是在重庆这座宝顶山上的这座千手观音佛像是真的“千手。”
其手数量多少,其实一眼就能看出来,但是为了证明这个结论,则有学者亲自去验证。
不得不说这位学者也是十分有耐心,因为其手太多,如果单纯靠脑子去记忆的话,可能一会儿自己就被绕进去了。
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他选择用牙签进行标记,每数过一只手就贴上一根牙签,使用这种方法,他数了四天才得出结论。

等到第四天的时候,将牙签全部取下又细数牙签的数量,最终得出数字——1007只手。
可见事实证明,这座观音佛像真的是意义上的“千手”。
也正是如此,很多信奉佛教的人来到此地只为了瞻仰一眼这座神圣的观音佛像。
我们看见的佛像都是崭新并且金光闪闪的,其实表面的金色也是一种象征。
俗话说:佛光普照。
所以颜色都对佛像来说也是极其重要的,像这座观音佛像在经过风吹日晒后总是该会产生一些损坏,毕竟不是“不腐之身”,但是我们能看到的佛像却都是完好无损的。
这都归功于在这些历史文物古迹背后的“医生”——文物修复师。
其工作精细程度超出你的想象,专注度和耐心程度是主要职责,只是因为这是文物,不允许出一点纰漏。
所以很多文物修复师的眼睛多多少少都会出现一点问题,因为一旦开始工作便必须聚精会神,用眼程度可谓是极高。
而像这种如此巨大的雕像,修复难度也是更加高,这就需要维修师傅们更加精细。
之所以修复难度极大,也是因为这座千手观音雕像并不仅仅是每天经历风吹日晒等多种因素,从而造成风化才需要修复。
而是在2008年,它也经历了一场灾难。
02
佛像受损,紧张修复工作开始

说起2008年,相信每个人都能够想起08年的汶川大地震,这是一场大灾难,死伤无数,多数人因为这场灾难而失去的自己的家园,亲人和朋友。
可我们不知道的是,08年在重庆也发生过一场3.5级地震。
3.5级地震震级不算是很高,所以并没有引起强烈轰动和人员受伤,但是3.5级地震完完全全可能对建筑物或者地表产生一些损坏。
而这座千手观音像就是在这个期间被产生破坏,形成了一副破败不堪的样子。
当地文物局知道这个消息以后,立马派专人到这个地方进行核查,对于文物局来说,文物被损坏是一个极其重大的事情,所以文物局领导直接成立维修小组,开始对这座千手观音像开始后续修复工作。
维修工人陆续到地方后,立马封锁现场,防止人们对修补工作产生影响。
接着就是维修工人坐在一起商议佛像如何修复的问题。
这也是他们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因为这座千手观音佛像太多于巨大,所以如果不分配得当的话,肯定会有遗漏的地方。

于是他们便开始进行分工,一个人主要负责一块地方,这样下来能够保证不遗漏也能保证其修补的成品出来比较优良。
在通过这样的分配以后,每个维修工人都拿起了自己工具,开始了紧张的修复工作,对佛像的一寸一角都仔细地检查着。
由于佛像本身受到了风化,加上这次地震的影响,损坏还是极大的,这也给维修工人的工作上增加了一些难度。
但是领导给出的任务就是既然要维修,那就将佛像维修地让别人挑不出来一点错。
所以就算是他们遇见比较难修补的地方,也会尽全力想办法去补上这一地方。
只见他们都聚精会神在这座千手观音佛像上,在进行这场修补工作时,也有不少的村民路过此地观摩一会儿,甚至走的村民还会给这些工人们带来吃的喝的。
因为这座千手观音佛像对于当地人来说也算是一个标志性建筑物,有着不一样的感情。

但是这些维修工人在维修过程中却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这座千手观音佛像和普通的佛像是不一样的。体积就先不说了,巨大无比。
其次就是它是千手观音,在手臂的修复上可谓是难上加难,其手臂不仅数量多,而且还有很多弯弯绕绕。
对此,维修工人可花了大功夫,在商议之下,对于这个问题都没有给出具体比较巧妙的修复方法。
维修工作是有工期要求的,所以他们不能仅仅在这个问题上去耗费时间和精力。
于是又开始投入了紧张的修复工作中。
这次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重新塑像和彩绘修复。因为在经过地震和风化以后,外表颜色已经杂乱不堪。
所以领导们给出的意见是,在进行塑像之后,某些地方进行彩绘后进行贴金箔工作。
“既然要修复,那咱们就直接让这座千手观音佛像回到最初的样子。”

维修工人们用了一周时间才将塑像工作完成,接下来就是要准备着手贴金箔工作。
但是要知道贴金箔是最考验手艺和耐心的,所以在这项工作上选择都是一些老师傅。
而且在进行这项工作治啥,还有保证佛像的表面是平整的,如果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到时候金箔很难进行贴合。
所以前期的检查工作也是要十分细致的,如果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还要重新进行塑像,再进行后续工作,那么又会拖延工作时间。
这个检查的过程中,每个工人都很紧张,都生怕自己哪个地方出了纰漏,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专门负责的一个区域。
果不其然,前期工作真的出现了意外!
03
佛像“秘密”被意外发现

只见好几个检查工人分好工作区域后就开始用手和工具在上面摸是否存在不平整处。
谁成想一个检查到腹部的工作人员突然说道:这个地方是谁负责的,不够平整?
这位工作人员此话一出,在场的人都倒吸一口凉气,在下面队伍中的一个小伙子站了出来,亲自去那里检查自己的错误。
心里不禁产生疑惑,因为在他塑像的时候,他并没有发现这里有什么不对劲,他尝试着敲了敲这个不平整的地方,谁知听声音竟然里面是空的!
这个消息让他直接大喊出来:队长,这个地方不对劲啊,里面是空的,应该有暗格。
队长听见这句话后立马到了这位工作人员旁边,队长也反复敲了敲佛像的腹部,证实了确实在佛像里面确实是有暗格存在的。

但是由于这属于文物所以他们不能够强行打开,这算是变相地破坏文物。于是,他们在经过商议后立马决定对上级进行汇报。
上级在接到这样的消息以后也十分激动,因为这座佛像的历史已经有800多年了,说明了这个暗格也已经在此地存在了800多年,说不一定真的会有什么历史性突破。
在两个小时候后,就有专家到达现场,打开了这个隐藏在佛像深处的暗格。
没想到还真的有重大发现。
04
暗格里的“秘密”

专家们商议出了对佛像破坏最小的方式,打开了这个暗格。
暗格一经打开,没想到里面真的有东西!
维修工人们小心翼翼地这个暗格里的东西取出,只见是一些保存完好的金箔还有一块石碑。
专家们就将这块石碑保护好,带走了。
而那些金箔是品质极好的金箔,应该是先人之前用来修复这做佛像用的。
于是这些金箔也投入了使用,不得不说,这些金箔确实要比工作人员原本用的金箔颜色正。
事实证明,工作人员的猜想是没错的,这些金箔和石碑确实是之前修补这座佛像的人留下的。
据专家分析石碑中的内容得出,做这块石碑的主人名叫张龙飞,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人,里面也记载了他与他的族人对于重修这座佛像的细节。

他不忍看到佛像处于如此破财的景象,于是就号召自己的族人一起重修这座佛像,不仅耗费了财力还耗费了人力。
简直不敢想象在那个技术不发达的时期,他们是怎样将佛像重修的如此完美,必是耗费了不少心血。
这是一种善举,更让如今的人看到那时人的大善之心。
此后,这座佛像便常被修缮,更是成为了佛教爱好者的必经之地。
04
结语

一次文物修复工作让人们看到大善之心,也让人们看出了佛教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文化传承。
佛教可以洗涤心灵让人们找到心灵的依靠,每个人都有信奉的权利。
它虽然是从印度传来,但是确实从历史上来看真的给我国人民造成了不少的影响,丰富了我国的宗教文化。

而这次石碑的发现,也给我国历史上上补上了一块沉重的印记,据专家调查,此次修缮是这座佛像第三次被修缮,小编认为这不仅仅是一次修缮,更是历史和文化的传承。
您对此事有何看法?
欢迎下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