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最初读到的王昌龄是这样的英雄汉子,站立在边塞疆场上,仰天望月,清冷的月光下,恢弘的长城仿佛是一道屏障,隔着边塞和朝堂。短短十四个字写尽了秦汉以来的千年历史和月下雄浑的边关,他们紧紧交织在一起,触发出内心深处无尽地感慨:对家人的思念,对自己不幸遭遇的郁闷,对整个民族的担忧。没有了李广将军,胡马越过了阴山,征人没有归期,我仿佛听到了那声深深的叹息,穿越时空,破空而来。同样长云暗雪,玉门孤城,那“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豪迈雄壮的誓言,那为国捐躯的赤胆忠心还在吗?战争的惭愧,造就了悲壮的英雄!
早年家境贫苦的王昌龄,一生坎坷,20多岁,他曾到嵩山学道。30岁左右,开始写边塞诗,进而进士及第,开始出仕,也时时受人排挤。40多岁,因获罪被贬到岭南地区,后被赦免北上,历尽艰难。
成就王昌龄是边塞诗,塞北大漠、雄关戈壁、烽火羌笛、古道孤城,恢弘大气、意境悠远、深沉含蓄,几乎无一人能及。更被人叹为观止的是辽阔的边塞,恢弘的意境,都浓缩在短短的四句诗中,赢得“七绝圣手”之美名。
可是谁又能想到,“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样哀婉凄凉的诗句也出自王昌龄之手呢?每读到这样的诗句,恍惚中常常以为只有那个沉醉于听歌买笑的婉约才子柳永才能写出这样的诗歌,文字轻盈,语调轻缓。
那是春日,精心装扮,轻曳罗裙,娇颜慢展,轻嗅花香,登上翠楼,一览春光,好一派悠闲时光,不知愁呀,不知愁。“忽见陌头杨柳色”一个“忽”字令人心惊,一天未见,已经绽放新芽,又是一年。那“不知愁”在这轻轻柳色中坍塌了,破灭了,柳色每年都在变化,而自己呢,一年一年,漫长而孤单的生活一成不变,那隐藏心底的思念如同海啸般袭来,“悔教夫婿觅封侯”脱口而出。在这最美丽的季节,遇见了最孤单的自己,“那怎是一个愁字了得”。短短四句,有偶然有必然,意外之外而又情理之中,欣喜欢快而又愁肠百结,从“不知愁”到“识尽愁滋味”,就在一转念之间。
这哪是那个充满激情侠义的边疆将领,这分明是一个拿着绣花针的江南女子。一生不忍离别,却也处处离别。《送胡大》《送柴侍御》《送魏二》《送高三之桂林》……一直《送吴十九往沅陵》。这个一生很少能回到故乡的人,把贬谪之地当做家,以主人身份送别一个又一个朋友,送走欢乐,留下孤独,在那些渐行渐远的背影中,让别人感受到人世间的温暖,也为自己一次次扬起希望的风帆。
可就是这样一个重情重义的人,在安史之乱之后,好不容易有机会踏上回乡的路,却被嫉妒他才能的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猝不及防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个无数次和别人深情道别的人哦,竟然没有人来送他最后一程,就告别了这个他又爱又怨的人间。
仕途坎坷的王昌龄,一生为官没有什么建树,但在唐代诗人榜上,即使留下的诗歌不多,却绝对可以占据一席之位,及其重要那一个位置。写景之工,造语之奇,用意之深,或雄壮或婉约,侠骨柔肠,兼而有之,“圣手”之名不虚也。
让这些或恢弘或柔情的诗歌在地底下将我们的诗人温暖陪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