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的标准是什么?光滑?洁白?有倒影?这都是用在玻璃、瓷砖上的形容词,那么普通水泥地,或者砖块地呢?就是大马路边上,铺着红砖的人行道不知道什么标准吧!我来告诉你们,标准就是““每平方灰尘重量低于5g”先别笑,这可不是我编的,这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早在17年便被点名批评了。
根据现场拍的照片可以看到,有专门的监督人员,划出一平方的区域,用小刷子收集一平方范围内的尘土,然后上秤,按照规定,如果尘土重量高于5克,那么就是不合格的,检查前两次不合格,罚款100,第三次不合格,辞退。
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非常不理解这种规定我不知道这是谁一拍脑门想出来的绝妙点子,或许那个人还在为自己找到了把“城市环境”好坏量化的指标而沾沾自喜或许他只需要动动嘴皮子,却从没去大街上看看环卫工的工作每项规定的实施,都应该有其可行性和必要性,比如靠右行驶,红停绿行等,这些规定更好地管理了道路秩序。
那“每平方灰尘不超过5克”呢?有什么必要性呢?换句话说,马路是条路,让它没有灰尘的意义在哪儿?再换个方式说,在一个人来人往,不封闭,开放的地方,要保持地面的一尘不染,难道不是刁难人吗?
这个在大部分普通老百姓眼里既奇葩又不合理的规定,却偏偏通过了层层表决,成功地实施了这种规定都能让它实施,这所谓的城市环境建设,和一个笑话有什么分别?据说实行这个规定后,确实很有效果,城市每平方的灰尘确实少了很多。
能没效果吗?人家环卫工人起早贪黑,一天也才挣多少钱,罚一次款,一天甚至两天白干环卫工人大都是上了年纪,在家闲着的老人,想出来挣点钱,好不容易找了个环卫的工作,这要是三次不合格就要被开除,那谁不拼命扫地啊?。
从表面上看,环卫工人工作热情更高了,地面更干净了。从本质上看,环卫工人被逼无奈,有苦难言……环卫工人做错了什么,要这么折磨他们?难道是因为他们是弱势群体,比较好欺负?
建设文明卫生的城市,初衷都是好的,只是有时候过于病态地追求一个极致,未必是一件好事。尤其是为了达到目的,用极其不合理的方式压榨劳动力,就像人民日报2017年的评论一样:别把环卫工当“软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