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12月2日讯(记者 苏凯芳 通讯员 黄磊 文/图)在泉州中心市区祥远路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大楼一楼沿街辅具服务站里,年过半百的胡清双师傅正拄着拐杖认真地修着一辆轮椅。胡师傅也是一名肢体残疾人士,之前修了30多年的自行车,如今是辅具服务站的维修师傅。他动手能力极强,不管是什么样故障的轮椅,到他手上一捣鼓,就能轻松解决。他为每位有需求的残疾人修理拐杖、保养轮椅、消毒坐便器……用坚守,让残疾人士辅具使用更无碍、更安全。在国际残疾人日到来之际,记者特地走进服务站,了解这位辅具“医生”的别样工作。
正在维修轮椅的老胡
学习手艺
“其实,我挺幸运的”
在康复中心一楼沿街店面的角落处,那位拄着拐、单脚站立的人便是老胡。走进一看才发现,他的左脚早已萎缩变形,站立或行走时,都会习惯性地抬着左腿。每次看到老胡那张圆圆的脸,笑起眯成一条缝的眼睛,很难将他与残疾人联系起来。那根已经包浆的拐杖可以说是老胡的另一条腿。几十年来,他用的每一根拐杖都是自己量身订制,材料就是一根十几块钱的锄头柄。
“这条腿是小时候发高烧落下的残疾,就是小儿麻痹症。”老胡说,从五六岁开始,自己便与拐杖为伴,虽然曾被人嘲笑,但他坚强面对,努力走好自己的路。
对于他而言,最遗憾的事便是没能多读点书,因为家贫和身体残疾,小学毕业便辍学在家靠养牲畜赚点钱。18岁时,经亲戚介绍,他来到市区东门一家自行车维修店当学徒。“其实,我挺幸运的。师傅对我很好,教会我很多本领;左邻右舍也很照顾我,看我腿不利索,上班路途又远,经常顺路会捎上我。”回忆起当学徒的这段经历,老胡脸上露出笑容。
两年后学成出师,他在家附近经营起了一家自行车维修店,这一干就是30多年。能有一门手艺傍身,养活一家老小,老胡十分知足。
入职服务站
“是我的荣幸,也算是发挥余热”
随着时代发展,自行车逐渐被各类交通工具取代,老胡的维修店只能勉强维持。2021年初,泉州市残联康复中心准备筹办辅具服务站,急需寻找一名辅具维修工。“在这里上班,工资不高,有点手艺的更愿意经营自己的店。”康复中心负责人黄怡鹏说,几经辗转,他们才找到老胡。
面对工作邀约,老胡爽快地答应了下来。他说:“现在年纪大了,其他工作不好找。自行车维修和辅具维修是相通的,刚好我比较擅长,能够帮助到像我一样身体有残疾的人是我的荣幸,也算是发挥余热吧。”
“这排店面,其实是泉州市残疾人辅助器具展示厅,我负责的只有这一小部分。”说罢,老胡拄着拐走在前面,引导记者来到属于他的“小天地”。一个简单的操作台上,各类辅具的零配件有序地摆放着,螺丝刀、改锥、扳手等工具整齐挂在架上,砂轮机、切割机等专业设备一应俱全。
老胡主要负责轮椅、坐便器、拐杖等辅具的维修、保养、清洗及消毒。“其实很多辅具都不是‘致命伤’,稍微修一下再用几年不成问题。”老胡说,因为辅具型号各异,在维修过程中,常会碰到零件对不上的情况。为了收集更多型号的配件,他不会轻易浪费一辆废弃轮椅或是其他辅助器具,拆下的零部件都是“宝贝”。
潜心维修
“这么多年,都习惯了”
买轮椅容易,修轮椅难,这是轮椅使用者普遍的感受。服务站运营一年多,真正前来维修的人并不多。这对“技痒难耐”的老胡而言无疑是一种煎熬。黄怡鹏说:“为了让更多人知道服务站的功能,我们主动对接街道社区、养老机构等,深入基层一线,送维修上门。”
每一次送服务下乡的日子,老胡都是最忙的。11月15日,老胡跟随康复中心来到鲤城红梅社区一养老机构维修辅具,机构负责人一下子推来了一二十辆问题轮椅。一到现场,老胡就忙活起来。记者发现,他每次蹲下维修车辆刹车或更换轮胎时,都会将拐杖放在身后,将其当成左脚的支撑点,长年累月的磨损,支撑点磨成了斜面,却显得更加稳固。记者好奇问道:“这样蹲着难道不累吗?”忙得满头大汗的老胡笑着说:“这么多年,都习惯了。”
除了让坏的变好,排查辅具安全隐患、提升辅具舒适度也是老胡的责任。每次修完轮椅,他都会让使用者验收一下,收获的一声声“谢谢”就是最好的肯定。
老胡说,将来自己可能也会坐上轮椅,但在当下,他更庆幸于自己掌握着这样一门手艺,虽然身体残疾,但只要抱着积极的心态,认真修理好每一个辅具,在收获内心满足的同时,也能赢得更多人的尊重。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