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人民网上海9月20日电 (记者葛俊俊)从优化环境到打造最佳宜商环境,黄浦区如何将“多元共治”理念引入商务区,用营造和谐有温度的居民区理念,构建最佳宜商环境?如何创造更多可能链接企业和社区?9月19日,黄浦区地区办联合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第三场“零距离家园·开放麦”活动在商船会馆举办。本次活动围绕“政企‘双向奔赴’,如何通过高效能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流。黄浦区委副书记李忠兴、黄浦区副区长林竞君出席。
“零距离家园·开放麦举行。黄浦区供图
“零距离家园·开放麦”是黄浦区推出的开放交流互动平台,聚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点、难点、热点,从黄浦区推进“零距离家园”工程建设破题,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共话治理、共谋对策。
黄浦区是上海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区域之一,经济业态发达、社区邻里融洽、商居交融密切,近年来,随着旧改征收提速,城区能级不断提升,在居住人口流出及商务白领等外来人口流入的叠加作用下,亟需将前期积累的、具有可推广性的高效能治理理念延展至构筑最佳宜商环境、促进商务社区建设上。
“从小东门街道来讲,更多的是通过社区的营造,来增强社区的粘合度。让企业不愿意离开黄浦,不愿意离开小东门。”小东门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张沈彬表示,社区营造与公共配套是相对的概念。社区营造更多的是软实力的提升,通过服务整合资源,将社区生活共同体的内生活力激发出来。如通过“南外滩金融直通车”“南外滩健康直通车”“老字号大篷车”这“三辆车”解决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激活企业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和动力。
如何利用好社区、片区人才,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是上海市政协委员、拙朴投资董事长邵楠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们都知道每个企业都有ESG任务考核。对于街道层面,基层治理是他的主线。从党建的角度来说,可以让人才以顾问团的形式参与到每个居委会的社区管理中区,按照志愿者考核的方式进行激励,这将是双赢的事情,能够帮助街道在基层治理中解决很多的难题。”
“无论是企业需求还是消费者需求,我们的探索没有止境。”黄浦区金融办二级调研员陈瑶认为,宜商是指让企业和消费者双方都有舒心、顺意的经营和消费的商业环境。“企业是社会细胞,从金融办招商部门来看,对企业的走访,如今更侧重于组团式,部门、街道、招商公司开展组合拳服务。”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院长黄晓春认为,在新型的企业社区和新的背景下,对基层政府履职方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基层政府如今是公共服务组织者,在调动各方面资源,为大家服务方面起到组织和连通性的工作。他们并不是公共服务的亲力亲为者,更多的是资源整合,将一定范围内的资源动员起来,充分发挥灵活性,从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