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也许会老去,但是记忆不会,精神不会。
陕西的黄土高原有这么一座城,新中国成立以来,累计为国家贡献了7亿多吨煤炭、3亿多吨水泥,它就是陕西和西北地区重要的能源和建材工业基地铜川市。这里曾是中国北方地区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与人民群众共同缔造了光照千秋的照金精神。
仰望矗立的“铜川1958”矿工雕像,似乎让我们看到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国家能源建设扎根山沟,用一张黑脸,一颗红心,燃烧青春,点亮了一个时代。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指出,“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要加强对革命根据地历史的研究,总结历史经验,更好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
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党的十八大以来,铜川市委、市政府坚持把转型发展作为主线,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优势产业补链强链、新兴产业扩大规模,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虽是秋日,青翠依旧,硕果累累,秋实飘香。一座座梯田将黄土高原装扮得层次分明,一个个颇具风情的和美乡村扑面而来,已然成为老百姓心中梦想的诗和远方。
距耀州区城北约14公里的马咀村,毗邻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锦阳湖,是铜川近年来高质量发展的见证与缩影。该村共560户1890人,耕地面积6303亩,设施农业、苹果、乡村旅游是其主导产业,2022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94元。
铜川地属关中平原向陕北黄土高原过渡的台塬地带,人居环境条件恶劣,住房难、耕作难、挣钱难,长期困扰着当地发展。
自脱贫攻坚战开展以来,铜川市以解决农民生产生活瓶颈为突破口,先后实施了“平整土地、旱原节水灌溉、移民搬迁、建校兴教、道路建设、低压整改、退耕还林、山川秀美”八大提升工程,和众多乡村一样,马咀村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一下子从“烂杆村”到“水泥村”、“生态村”再到“旅游度假村”,实现四级转变,一个“生态马咀、幸福马咀、富裕马咀”跃然眼前。
“我们以前很穷,住在山沟两边,土地为块块地、溜溜地,现在通过移民搬迁搬到了这里,在政府的帮助支持下,我们村2010年开始建立樱桃大棚,还种了西红柿、草莓等设施农业。”42岁的村民高晓娟深有感触地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许多姐妹和自己一样能够在马咀村游客服务中心上班。“如今村上还成立了马咀生鲜和电商平台,我们老百姓的收入越来越高,日子越来越好了。”
走进马咀村,绿树成荫,鲜花簇拥,几位老人闲坐在凉亭之下,一脸的祥和,一座座民居整齐划一又风格迥异,平阔的草坪上散落着枯黄的法国梧桐叶,还有远处的风车造型和一尊尊雕塑,宁静祥和,使人仿佛置身于欧洲风情小镇。马咀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云南介绍,村子近年来主要以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休闲度假目的地为主,先后建成马咀沃特轮胎智能儿童乐园、马咀箱涂国际艺术街区、卡丁车、射击馆、8D影院等游乐设施,开创了时尚健康、快乐悠闲、文化饱满的欧式乡村体验旅游模式,形成了以休闲农业、亲子体验、婚礼拍摄、涂鸦文化为一体的AAA级景区。顺着手指的方向,是桥畔葡萄酒汉唐酒庄项目,“该项目主要是以葡萄酒品鉴为主线的旅游新业态发展,目前已有82间高标准集装箱民宿投入使用,可同时满足160人的住宿需求,累计带动60人稳定就业,人均月收入4200元以上。”
绿色、无公害果蔬种植、加工、储藏、配送一条龙的冷链物流体系,累计带动300人稳定就业,人均月收入3000元以上,年产值1900万元左右……如今的马咀村,不仅有兴旺的产业、宜居的生态这样的“硬实力”,更有和睦的家庭、和谐的邻里这样的乡风文明“软实力”。“软实力”的提升,离不开当地妇联积极推进的“庭院+乡风文明”模式。
“都说妇女是‘半边天’,在小家里,妇女带头搞好家居卫生,不仅让家居环境舒适,还能促进家庭成员保持愉悦的心情,促进生活健康,激发人人爱卫生,人人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每一个小家的和美幸福,才是和美乡村的真正体现。”铜川市妇联主席魏亚宁告诉记者,为了助力乡村振兴,各级妇联找准定位、积极谋划,深入开展“五美庭院”示范创建活动,积极培育打造“五美庭院+”工程,形成了紧扣“美”字打基础、围绕“家”字做文章、发挥“联”字优势、打造“妇”字亮品牌的工作格局,发挥“半边天”在和美乡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注重家庭文明建设,真正让乡风文明这一“软实力”硬起来。
人头攒动,游客络绎,忙碌工作中的高晓娟耐心回答着游客的一个个问题,问及下一步打算,高晓娟笑着告诉记者,“我们这里的设施农业已经小有名气了,樱桃熟了之后,周围的很多人都会开车前来采摘,大棚内种植的草莓、西红柿也很新鲜,深受大家的喜爱,准备多承包几座樱桃大棚,我相信自己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双向守护”见证和谐共生
一夜秋雨,天色空蒙,青山远黛,云雾缭绕。循着虫鸣鸟叫放眼望去,山清水秀、稻黄花艳,秦岭深处一处山村美景渐次展开。
远处,一只朱鹮低空掠过稻田,不疾不徐,倏然,它浅灰色的翅膀一振,直冲云霄,很快便隐入山林,不知归处。近处,一处处稻田满是金黄,沉甸甸的稻谷弯下了腰,一股新米的清香沁鼻而来,几位村民散落在田间,各有分工,躬身而作,以辛劳的姿态定格着一副精美的秋收图。这就是陕西石泉县城关镇丝银坝村草池湾的清晨。
源于一夜雨水,稻谷只能踩水收割,坝埂上凌乱地摆放着村民们的雨鞋和黄胶鞋。
左手一拢,右手一割,双手一搁,一捆成熟的稻谷就摆放身旁,等待后边的人开始另一番工序。几名男子俯身抱起摆放整齐的稻谷,踩踏着肥沃的黑泥,蹒跚着走到一个由竹席和一平方米见方的木匣子组成的半包围状简易“打谷”器面前,高高举起,重重摔下,一粒粒新稻谷飞溅着,不一会儿就是满满一箱稻谷,再装入袋子放到埂坝上。
“大嫂,您今年多大了?”记者轻唤一位农妇。
“68了。”放下一搂稻谷,她慢慢直起腰,被汗水打湿的头发一缕一缕地贴在脸上,满脸堆笑。
“我年龄大了,儿女都不在身边,干了一辈子,习惯了,看着稻子熟了,就想和几个姐妹搭伙一起割。”农妇一边娴熟地收割着,一边跟记者唠着。“说实话,孩子们都给我钱,不让我辛苦,可我闲不住就偷着干,两个人一天能收一亩,150元两人分,多少无所谓。”说着,笑着,大嫂慢慢向前挪着,身后是整齐的稻谷和埋在水里的稻茬。
一位稍事休憩的汉子,赤着脚,满腿黑色泥巴地站在荷塘边,面有喜色地仰望着远处。身边两个汉子正在汗流浃背地装着刚打出来的新稻谷,背上粘满了稻谷和碎叶子,另一位农夫端起一簸箕沉甸甸的稻谷,一脸幸福。
又一只朱鹮滑翔而过,鸣叫几声,似是对这丰收景象的赞叹。
“这几年我们农村变美了,朱鹮也安家落户了。”68岁的周育武老人幸福地告诉记者,“我们保护着朱鹮,朱鹮也保佑着我们。”
再次回望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村样板,心生欢喜,更添了对劳动者辛劳的敬意。
来源:中国妇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