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黄中通理与中土文化的底色
中华民族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长期以来,由于农耕经济占据首要地位,导致中华民族特别眷恋、依赖脚下的黄土地,也因此爱屋及乌,崇尚黄土之色。
“大风从西北起,云气赤黄,四塞天下”。“西北土性松浮,湍急之水,即随波而行,于是河水遂黄也”。黄帝崩,葬于桥山,为黄陵。轩辕时代的历法,也为黄历。黄帝取黄土之色,是由于土出黄龙,表征了他的天子之德瑞。多少年以后,封建君主便以黄为色之正,为贵,乘黄屋,穿黄袍。黄成为专用,一旦士庶用之,就是僭越,有杀头的危险。高等和特权竟以黄得以体现,这应该出乎黄帝之所料。
“黄裳元吉,文在中也。”“黄”是大地的本色,古人喜黄,倚为中色,认为穿不显眼的黄色下衣最为吉祥。天地交会,道器相接,神形合一,中正之位,中正之色,黄中是立己,通理是达人,君子效法黄中通理之道,明明德于天下,乃臻于至善。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黄”与“中”的文化基调成为中华文化最鲜明的底色。“中”!“中”!“中”!多么熟悉而斩钉截铁的承诺,展现了我们大中华家鲜明的文化性格。
“五为数之中,土居位之中,而兼乎四方之气,故土数常应于中也。”“脉一息五至,肺、心、脾、肝、肾五脏之气,皆足五十动而一息,合大衍之数,谓之平脉。”瞧!就连我们的呼吸的次数都暗合天地间的玄机,生命的长河犹如我们的血脉一刻不息,一代代人的努力,集体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洛书》口诀:“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假设,我们将“戴九履一”、“以五居中”统归为人体的部位,则1的位置应在人的会阴处,那么5即是整个洛书九宫体系里面所有物象能量交汇的集中点,也就是物理学意义上的空间平衡点。人体运动能量交汇的集中点在脾胃,脾胃不好,连药都吸收不好,是很难医治其他部位的疾病的。《医学三字经》有云:“中央健,四旁如”,脾胃功能强健,四旁就能通畅自如。所以,明代中医学家喻嘉言说“执中央以运四旁”。
治理人体如此,治理一个国家亦是如此。“得中原者得天下”,“控中央以御四方”,黄河安澜,则国泰民安。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其源也远,其流也广,其容也巨,其变也新。中华文明的底色正如不舍昼夜的黄河之水,容纳百川、生生不息。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程朱的解释,使人很容易误以为折中调和、权衡利弊、两害相较取其轻就是一种难得的为人处世之道。其实,《中庸》和《大学》开宗明义,一开始就先把原旨写出来了:“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天命之谓性”,这个“天命”,不是指宗教里的上帝、玉皇大帝,也不是指物质世界的那个上天,它指的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性、本性、自性,是明心见性后见到的那个性,是我们大家都具备的那种本源性的、自自然然的、与天道相通的那个东西。这个大家或多或少可能也都体验过,在我们内心自然安定、无思无虑的情况下,脑海中忽然闪现出的一个念头,很有可能就是自性里流露出来的那个东西。“率性之谓道”,这个率性,不是任性,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指的是在达到“知止而后有定”的境界后,从我们自性里流露出来的那种智慧,符合天道规律的那种言行。“修道之谓教”,修学这个“中庸之道”的目标,就是为了让我们回归本源,找回自性,让我们的心灵达到纯净纯善的境界。
《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是天下万物运行的根本;“和”是天下人达到“中”的境界的途径或者大道,能够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间运行的秩序就建立起来了,万物就能够在这种自然秩序中生生不息。《中庸》最后一篇的最后一句话说:“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孔子认为,上天承载、化育万物,无声无息、不动声色才是最高境界。中庸之道的根本目的,其实是在构建一种秩序,在这个秩序里面,“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所有事物都能完美融合,和谐共生。
“黄中通理”,如果每个人、每一个组织都能由此“正位居体”,从而“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那可真乃天下大同,共生共荣,“美之至也!”噫嘻!此理不亦简单乎?而要真正实现,不亦比登天还难乎?“诚如是”,则四海一家,“汉室可兴矣”!
“黄裳”、“中和”、“中正”、“中庸”,多么高大上的语汇,大有通天成仙之境,这么高雅超拔的思想,不应该仅仅成为挂在嘴边,津津乐道,却行不到心里,贯穿不到社会层面的哲学和美学意义上的代名词!
从中国古代开始,从圣人到民间,都给予黄土以充分的尊重。黄土有德,黄土有情。世界大势,浩浩荡荡,海洋文明在人类文字史数千年的长河中的几百年,仅仅是昙花一现,世界复归陆权时代,黄土文明王者归位,正逢其时!吾之大中华家之万亿子民,当“黄中通理”,慷慨任事,以奋发有为而“躬逢其盛”也哉!
北京诗人周润年2022年7月21日成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