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讲《论语》,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孔子周游列国,为何"惶惶如丧家之犬",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成了镜花水月呢?
其实,在春秋时期,诸侯混战,最遭罪的就是老百姓,孔子要搞"复辟",回到周公时代,政治清明,礼乐升平,百姓和乐,"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那简直是人间的"极乐世界",能过这样的幸福生活,老百姓没有不拥护的。也许有人说那太理想化,不可能实现,然而,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宾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孔子执政三个月,市场上卖羊和卖猪的商人都不敢乱要价,男女各行其道,掉到地上的东西也没有人拾取,四方的宾客到鲁国办事不用向官员求情,都能得到满意的照顾,像回到家里一样。孔子曾自信地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可是,孔子周游列国35年,历尽艰难苦辛,却为何一事未成,空手而返呢?答案就是:他不走群众路线。
马克思当初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也有很多人反对,还被血腥围剿,但最终却由一群实践者在经历了千难万难后变成了现实,其原因是这些实践者能发动群众,借助群众的力量推翻过往,另起炉灶。
而孔子呢?他周游列国,处处攀附权贵,低三下四地向那些高高在上的君王念叨他的治国理念,巴望那些贪婪的既得利益者以德服人,说什么"为政以德""其身正,不令而行""仁者爱人"。然而,那些些如果有"德","身正",是"仁者",还当什么奴隶主?孔子真是对牛弹琴,迂腐之极。
孔子的治国方略其实是给奴隶主准备的,是要让老百姓心悦诚服地接受奴隶主的控制。他宣扬"克已复礼为仁","礼"是什么呢?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是"三纲五常",等等。总之,他希望奴隶主用"礼"来治服百姓,进而"仁"起来,服管教,守秩序。但那些奴隶主并不买他的账,在奴隶主看来,老百姓与牛羊何异?哪有必要对他们讲什么"礼"和"仁",有皮鞭和刀剑足矣。
孔子搞教育,提倡"有教无类",看似了不起,那时,读书识字是权贵的专利,但孔子的学生中却有不少穷苦人家的孩子,最著名的就是"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的颜回。然而,孔子骨子里认同的还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孔子收学生虽然不排斥穷人,但他教学生讲"仁义道德",却是为了让他们以后帮奴隶主更有效地管理老百姓,让老百姓守秩序,安天命。比如他有几位学生的理想是这样的——
子路:"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总之,孔子不走群众路线,得不到群众的拥护;虽死心塌地地为奴隶主着想,却不受待见,谋不到让其一展抱负的权柄。所以,只得"惶惶如丧家之犬",志不得伸了。